查看原文
其他

夜读·白露 | 露从今夜白

小南时光 2022-06-07


“阴气渐重,露凝而白也。”



明日,白露。


节气中的白露一般落在阳历的九月初,是入秋后的第三个节气,表示初秋已过,仲秋开始。这时暑气退去,秋意渐浓。眼看四周的景色由蓬勃活泼转向萧瑟,最容易引起人对于时光易逝的感怀。


同时,相比于明亮躁动的盛夏,秋天的基调是深沉平和的。暑气消散的夜晚,四周寂静,伴着天上的明月,是放缓节奏,回味生活点滴的好时机。




西风起,雁南飞



元朝仇远《秋感》诗云:“明朝交白露,此夜起金风。灯下倚孤枕,篱根语百虫。梧桐何处落,杼轴几家空。客意惊秋半,炎凉信转蓬。”说的正是交秋以后西风渐起,引人愁绪的境况。


俗话说“白露秋风夜,一夜凉一夜”。进入白露以后,北方冷空气势力增强,并分时段侵袭南部,因此常常出现阶段性的降温现象。而冷热空气交锋,也导致连绵的秋雨。所以俗话说,“一场秋雨一场寒”。


白露节气分为三候,所谓“白露之日鸿雁来,又五日玄鸟归,又五日群鸟养羞。”天气转凉,也到了群鸟南下避寒,为寒冬作准备的时候,三候中最后一候,正是“蓄食以备冬,如藏珍羞”。


动物忙着御寒,人也预备着过冬。“深庭秋草绿,高门白露寒。嗟矣当春服,安见御冬衣。”这是全年昼夜温差最大的节气,可注意适度增减衣裳,以免着凉。但也不必急于保暖,适度增加在冷环境下的暴露可以增强身体的适应能力。正如老话所说,“春捂秋冻”。




庭中草,结幽露



诗句俗谚往往是古人从积累的生活经验中总结得来。千年以后,改变的是时光,不变的是江山物色。我们若细心观察,也能从日常见闻中体会流传千年的秋意与诗意。比如闲时去栖霞山漫步,如果前一夜晴朗无风,而去时适逢清晨,便可能在草丛花间看见“白露出草根,颗颗如明珠”的景象。这是由空气中的水汽骤然降温凝结而成的。如果气温进一步降低,还可能看见古诗中“蒹葭苍苍,白露为霜”的场景。古人利用这一原理,制作金属的承露盘来收集这些凝露。史记云:“其后则又作柏梁、铜柱、承露仙人掌之属矣。”露水也成为了古典诗词中的重要意象。


除了露珠之外,变黄的秋叶也是白露节气的重要标志。不少树木的叶子开始由绿转黄,空疏的枝条配着秋季高远的天空给人以神清气爽之感。南京宽阔街道上的梧桐树,枝叶儿预备着脱落,风时而拂过,发出簌簌的声响,令人闻之忘俗。入夜时,能看到 “白露洗空河汉明”的晴朗夜空。这也是因为入秋后,水汽减少,浮云随之散去,明净的天空得以显露。




怀秋思,品秋意



自古逢秋悲寂寥。白露是容易引起人感怀的,但这种情绪未必是感伤的。时光的流逝因为秋天的丰收冲淡了那种哀愁。白露时分,正值棉花、花椒与核桃的收获时节。这段时间也适逢晚稻抽穗扬花,如果雨水连绵,则不利于稻子的翻晒,而晴朗的天气则更便于农人的耕锄。辛弃疾词云:“白露园蔬,碧水溪鱼,笑先生网钓还锄。”白露沾满草木的时候,也是农业劳作的时候。农谚云“白露枣儿两头红”,树叶中的点点红色使白露的景色变得活泼许多。相对于枕上听雨的诗人,这俨然又是另一种生活的诗意和姿态。


一千个时空里有一千种对白露时分的体会,但不变的是令人放缓步伐、体味人生的秋思。


图片来自unsplash,此网站开放授权

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



或许你还喜欢:

夜读 | 旗风所向,气贯长虹

夜读 | 我愿唱着歌催某人入眠

夜读·九月的诗 | 荞麦发出寓言中的清香

夜读 | 负笈来千里,抱书尘中游

夜读 | 永远不要说“这很严重”

夜读·七夕 | 你是我喜欢的人

夜读·医师节 | 他们一路上只顾风雨兼程

夜读 | 远方来鹤

夜读 | 他是一个非常好的人

夜读 | 我猜想它必是我的意向的旗帜


朗读,为我们的生活平添了一份安静雅致

若你有好文推荐,想让我们的主播为您朗读,欢迎投稿到:

nju_xnsg@163.com




邢前雯怡

 『小南时光』主播

南京大学2018级外国语学院英语系本科生


责编 | 陈一霞

文编 | 韩若冰

美编 | 邓怡敏

指导 | 逸

共青团南京大学委员会

南京大学出版社南大悦读项目组

南京大学创新创业与成果转化工作办公室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